11月10日下午,新闻传播学系进行了本学期的第二次内部学术交流,新闻教研室的林楠老师作了题为《中国消费文化演进的逻辑轨迹及其与经济发展的互动研究》报告。报告分六个部分:一、问题的提出;二、研究意义及创新点;三、研究的理论范式;四、研究假设、关键概念、研究方法;五、主要的研究内容;六、研究结论。
林楠老师首先介绍了中国的消费文化研究现状,指出中国的消费文化研究必须要以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为依托,并且不能脱离对经济条件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中国消费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该研究的主要内容正是立足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根据社会运行论,对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计划经济时期、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以及市场经济时期的社会经济子系统和文化子系统的互动状况进行了检视,并将这三个历史时期消费文化的特点分别总结为“抑制消费”、“适度消费”和“鼓励消费”。研究发现每个阶段的消费文化都与前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同时又受到当时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当这种特点的消费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时候,就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而随着发展情况的深入和不断变化,消费文化又会显现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直到消费文化发生新的转变,这是消费文化与经济发展互动过程的内在逻辑。
该研究还通过对政府文献的分析考察了“国家”在这个互动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发现国家的关键领导人对国家的消费意识形态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国家又通过权力将国家的消费意识形态上升到制度层面,形成消费的制度文化。这些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形成的。为了与这些条件相适应,国家在不同阶段运用了不同的方式将国家的消费意识形态渗透到社会成员的个人观念和意识中,并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对社会成员的个人行为进行约束和影响,以保证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但个人层面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模式未必与国家所倡导的相一致,这就反映出国家的消费意识形态和消费制度安排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该研究对中国消费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主要的解决方向。
林楠老师的报告很详实,也引起了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吴俐萍老师、陈建华老师、金立群老师、徐勇老师、夏兴通老师、陈媛媛老师、张勤老师等纷纷发言,对中国的消费文化研究及中国消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