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党组织:
由于个人身体原因,本月的参观活动与我遗憾错过,我无法与党支部的各位同志一起接受切身的文化洗礼。不过好在我的室友,也是我在组织内亲密的伙伴刘逸飞在参观时向我“直播”,我也能有幸窥见庞贝古城的昔日荣光,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我们只有抓紧眼前的一切,努力奋斗,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让组织、祖国繁荣,焕发持久的生命力。党员的学习过程应该是长期的、自觉的,而不是仅依靠支部组织的活动。“学习强国”APP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本月,我依然坚持借助“学习强国”进行学习,并有很多自己的收获。
2019年3月18日,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有风景的思政课”系列报道中,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吴旭平老师在他的“马原”课上引入了辩论的形式,对“人性本善/恶”等辩题进行辩论,在辩题中点明思政课堂主题,通过真正理解“马原”理论课,理解中国现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能加强思想教育,也能培养大家的逻辑能力,鼓励同学们追求理性和真理。
看过这则视频之后,我心中竟然有些复杂。因为就我个人的思政课学习经验而言,我并没有机会体验如此生动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思政课。从大一进校以来,我班的思政课老师们讲课的大多时间都在照本宣科亦或是讲段子,上课的干货很有限,考试也全靠临阵磨枪。我平时上课更多的也是忙于自己的事情,很少会抬起头。我猜想大概国内有很多高校的师生上课状态与我校大多数思政课无异。浙大这位老师这样肯用心设计,帮助学生吸收思政知识的毕竟在少数。
但另外一方面,我也有些庆幸。我们学校还有挑大梁的网红思政课——《当代中国》,我也有幸写过一篇关于该课的稿子,受到了很多启发。《当代中国》是湖北经济学院和湖北省委党校共建的选修课,实行“一课多师”,将当代中国话语和大学生关注点融合,让大学生了解中国,担负使命。我采访的课程主题是《返本开新与文化自信》,由陈建华博士主讲。为了让同学们感悟传统文化之美,切身体会传统文化,陈院长特意邀请了三位“学生戏曲达人”来到课堂,表演京韵大鼓、黄梅戏、京剧。同学们连连通过课堂弹幕表达自己的震撼与感谢。
提升文化自信不是口号,我们要亲自参与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吸引当代大学生关注和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还有很多种形式可以探索。
汇报人:周浩
2019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