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核心价值观要从教师抓起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2-14浏览次数:425

  《中国教育报》 6月30日 4版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高校教师同样具有榜样、示范的重要作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教师抓起。

  育人者必先自育。高校教师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和强化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紧密结合。从教师个体适应社会和履职需要的普遍意义出发,到最终实现以德立教、立德树人的目标,高校教师应在自我养成教育中强化三个自觉:

  一要自觉提高职业能力。作为教育行业从业者,教师必须从爱岗、敬业做起,严谨治学,恪尽职守,把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能力作为职业追求和生活方式,在认真履职、完成职业责任的基本过程中不断提升学术水平、专业素养,增值自身“学识魅力”,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在这点上,核心价值观与教师安身立命的基本需求密切相关。

  二要自觉强化育人意识。教书育人是教师天职,培育学生成人成才乃教师职业目标应有之义,也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成就人生梦想的重要体现。因此,要正确处理教书和育人的关系,不可将二者人为分开。教书育人作为一个有机统一体,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自觉承担育人责任,把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自觉把爱国精神、责任担当、团队意识等优秀品德和核心价值融入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和教育全过程,通过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自我实践并影响学生确立核心价值观。

  三要自觉涵养高尚师德。无德难为师,从师先立德,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其核心是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和崇高理想,其灵魂是爱与责任。教师应自觉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工作活动,时刻不忘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岗位责任,不断增强“人格魅力”。要自觉纠正不正确的道德认知,积极培育和弘扬爱国、敬业、科学、创新、诚信、友善等精神,把自觉的道德养成与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严谨的教风学风,以实际行动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

  除了高度自觉的自我养成外,高校各级党政组织在引导教师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工作中应担负起领导和政治责任。毋庸讳言,相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一段时期以来,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从重视程度,还是从工作机制、实际成效来说,都存在滞后和缺位问题,一些干部认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务虚”,将其当作“软任务”消极应付;或认为政治性太强,驾驭起来不容易,将其当作“老大难”无所作为,于是乎,勉为其难做思想工作不如集中精力抓教学科研,这些“一手硬一手软”的思想导致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基层形成衰减,难以走进教师心中。高校党委和行政特别是各级党组织应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自觉审视和改进以往工作中的务虚、畏难等消极思想,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手段创新为主线,以教育制度为抓手,切实把核心价值观在教师中的培育和践行落到实处。

  一要牢固树立尊重教师、服务教师、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思想。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高校办学的主体,高校各级组织应真正把教师冷暖放在心上,把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政治上主动引导,专业上着力培养,生活上热情关心,主动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解决困难,通过办实事打动教师、激励教师,建设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校风教风,为教师践行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与校园环境。

  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师入职教育、日常教育、主题教育全过程,融入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通过正面宣传、师德论坛、典型激励、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多个渠道,激发教师涵养高尚师德、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要加强制度保障。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写入教师履职思想品德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师德考核及违反师德行为的处理办法,将师德表现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并作为绩效评价、年度及聘期考核、职务评聘晋升、晋级和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真正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要通过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将核心价值观变成内在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

  在推进上述工作的形式方法上,笔者认为既要注重网络、手机等新兴手段的学习运用,又要做好教育宣传传统手段的创新挖潜。形式新旧不是重点,有效运用才是关键。在思想政治工作困难前所未有、问题纷繁复杂的新形势下,我们既不能盲目自信,自说自话,一味依赖理论灌输、简单说教的传统方法去解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文化问题,也不能妄自菲薄,陷入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恐慌情绪之中,必须坚定信念,敢于亮剑,增强创新意识和直面问题的勇气,自觉强化理论创新、手段创新,加快新时期宣传思想话语体系的重构,占领网络等宣传思想工作新阵地,推进新旧结合、传统新兴融合,不断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更加适应党和国家社会发展、学校事业发展及师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